近期國安局針對五款中國大陸開發的生成式 AI 語言模型進行測試,發現均存在資安疑慮與內容偏頗問題。為保護個人及機關資訊安全,公務員與一般民眾都應提高警覺,避免安裝相關 App 或使用未經核可的 AI 服務。
🔍 一、涉風險的 5 款中國大陸 AI 模型
- DeepSeek
- 豆包(ByteDance)
- 文心一言(百度)
- 通義千問(阿里巴巴)
- 騰訊元寶
🚨 二、常見資安風險(以實際檢測為例)
國安局與相關單位依政府標準檢測五款 App,發現普遍存在下列問題:
- 過度蒐集個資
- 要求定位資訊
- 自動蒐集截圖或裝置資訊
- 要求同意不合理的隱私條款
- 權限使用過度
- 取得超出服務需求的權限
- 可能回傳對話內容或使用紀錄
- 數據回傳與分享疑慮
- 使用者資料可能回傳至境外伺服器
- 可能受中國「國家情報法」規範影響,資料可被政府調取
⚠️ 三、內容生成的偏頗與風險
測試發現部分 AI 在回答敏感議題時傾向中國官方立場,例如:
- 對台灣的政治地位採中國官方說法
- 美化中國政治制度
- 排除「民主」、「自由」、「人權」等關鍵字
- 可能生成不實訊息、抹黑內容
- 在特定情況下甚至可產生攻擊性指令與程式碼,增加網路安全風險
🛡 四、公務機關的重要提醒
行政院已明確規範:
❗ 公務機關全面禁止使用中國大陸廠牌的資通訊產品
包含:
- App
- 雲端服務
- 桌面版軟體(local install)
- DeepSeek 等中國大陸 AI 服務
這是為避免個資、機密資料或敏感對話內容外洩,確保政府與民眾的資訊安全。
👥 五、一般民眾如何自保?
以下為每位使用者都能即時採取的安全措施:
✔ 1. 慎選 App 來源
只下載可信賴平台與官方來源的應用程式。
✔ 2. 檢查手機權限
定期查看哪些 App 可以:
- 取得定位
- 使用相機、麥克風
- 存取相簿
- 讀取剪貼簿
若權限不合理,立刻關閉。
✔ 3. 避免輸入敏感資訊
任何 AI 或 App,不要輸入:
- 身分證字號
- 個資
- 機密資料
- 工作內容(尤其公務機關)
✔ 4. 企業與機關應建立 AI 使用規範
確保員工與公務員使用安全、合法的 AI 工具。
📝 結語
生成式 AI 方便好用,但也可能成為個資外洩與資訊操控的管道。
面對跨境技術服務,我們需要更高的警覺與更謹慎的使用習慣。
守護資安,就是守護自己與機關。
若有任何疑慮,請依循機關資安人員及政府公告指引操作。
資料來源:聯合新聞網
Facebook
Twitter
LINE